投影片93-3竹子寓言哲學的啟示(如何撰寫我的故事My Story-N130)

 本節大意: 『竹子哲學』的寓言故事,前面的四年總共才長三公分,但是第五年開始,每天居然長三十公分,想要成功,一定要熬得過 、挺得住,創業亦即教育產業,必須要有長遠的眼光與堅持到底的耐力。這必須融會貫通,一通則百通,理解不一不異的原理原則。

投影片8

3-31『竹子哲學』的寓言故事,前面的四年總共才長三公分,但是第五年開始,每天居然長三十公分,想要成功,一定要熬得過 、挺得住,創業必須要有長遠的眼光與堅持到底的耐力。

只要真正邊學、邊做、邊體會,有學有做,成果就會出來。你會開始慢慢有信心,如果用『華陀行醫』的系統思考來看,要成為一位醫生必須念七年的醫學院,學習醫術就像我們的操練培訓,要不斷的操練培訓,再來要有病人來實習,所以病患對象,像我們的社群加好友,最後醫生要真正去行醫看病,診斷開藥方,你先要接受演練培訓,擁有專業知識,接著社群加好友,廣結善緣有很多的對象,最後真正的去做分享推薦,這個道理是相通的。

 

在這裡我們也說個『竹子哲學』的寓言故事,它常常會被拿出來分享與傳播,一棵竹子幼苗在前四年當中才長一點點,長了多少呢?才長了三公分的高度,真的非常的緩慢。但是它在第五年開始,竟然每天長三十公分,你可以想像的到,前面的四年總共才長三公分,但是第五年開始,每天居然長三十公分

 

『竹子哲學』的寓言故事就好像我們現在在讀四年的網路大學一樣,這事業已經經營好幾年了,卻只有長進一點點,學到一點東西,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傲人的業績或成就,但沒有關係,當前四年累積足夠的能量,會在第五年開始,可以像竹子一樣每天成長30公分,呈現爆炸性的成長,而你的成績也有可能是爆炸性的成長。

 

但是我們想想看,現在有多少人願意來熬那前四年,有很多人很快就陣亡了,一個禮拜、三個月或半年就陣亡了,更不要說四年了,想要成功,一定要熬得過 、挺得住,創業必須要有長遠的眼光與堅持到底的耐力,否則最後只能當個看戲的普羅大眾而已。

 children-725143_640

03-32這是融會貫通,一通則百通,不一不異的原理原則。

今天老師看一部日本的電影,談到當老師的一對夫妻,他們對教育很有熱情與理想,女老師就跟她老公說:「教育事業是百年樹人,需要長時間的栽培與努力,沒有辦法在短期看到成果,這些小孩子我們現在辛苦的教育他們,要等十年、二十年才會展現成果的。」

 

他先生聽了並沒有什麼特別感覺,一樣繼續認真教十年、二十年後退休,後來他太太五十歲就得了阿茲海默症,變成老人癡呆,但是卻有以前的學生自願來照顧女老師,經過十幾年,他太太安詳往生舉行告別式,很多學生都回來,告別式排隊排滿了到整個村子巷道,醫生好友跟他說: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長面的告別式隊伍,他們都是幾十年教下來的學生來跟老師做最後的告別。

 

老師常常把網路創業當成是修行的過程,也常常說網路創業就是教育產業,它必須投入三、五年的時間來苦熬,才有辦法展現具體的成果,需要一些時間投入努力,三年五年學到本事也要學以致用,真的去用、真的去做,啟發動力去做,去應用,做出成績來,成果才會展現。

 投影片16

03-33重複講述佛陀講過的話叫『複講』,而我們團隊的課程演練也是『複講』的一種方式,這是融會貫通,一通則百通,理解不一不異的原理原則。

簡單再複習一下,學習任何事物或技能的過程與層次:

第一個是表層的記憶,就是一般意識,第二個是深層記憶,就是潛在意識,第三個是根層的記憶,就是生命意識。刻意練習21次,印象就會比較深刻,這是表層的;刻意練習49次,會開始有專業對話並脫口而出,這是潛意識的隨時可以提取的;那根層呢,如果刻意練習到99次,這個知識將進入生命的DNA,可以千變萬化,當然這需要慢慢的磨練。

 

但是基本要求要演練21次,讓你進入孰能生巧,隨時能夠應用自如,這個是很重要的,那麼『複講』在宗教裡面是傳承的要領,法師對宗教經典都不敢自己亂創造,他們都百分百只敢講佛陀的事蹟或教誨,重複講述佛陀講過的話叫『複講』,而我們團隊的課程演練也是『複講』的一種方式。

 

第一階段照本宣科、依樣畫葫蘆或看圖說故事,演講稿提供給你去照稿念,只要你持續去演練它,當第二階段熟能生巧之後就能夠駕輕就熟、應用自如,這個時候就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,第三階段就是爐火純青,能夠塑造個人的風格跟魅力,最後達到千變萬化。

 

你會發現老師所講的東西,其實分成三個層次,也都是可以在這邊講得通,這是融會貫通,一通則百通,理解不一不異的原理原則。希望今天你所聽到跟以前的 要有所不同的體會,那就表示你有進步,每天進步一點點,每天進步0.01(百分之一)。好,老師分享到這裡,感謝大家的時間,我們下次再見。


[短片] 3-3竹子寓言哲學的啟示

連結1:https://youtu.be/oea3Z6ej4S8

連結2:https://youtu.be/L6fplrvso7k